同一面积和户型的新房,为什么在售楼处看到的样板房宽大明亮,到手后却空间拥挤?为了探究样板间的“奥秘”,在上海,有媒体记者进行暗访发现:样板房里的家具有不少“缩小版”——标2米长的床只有1.8-1.9米;销售人员介绍的床宽1.5米,实测可能只有1.35米……业内人士称,样板房家具变“道具”在业内并不是秘密。为此,上海市消保委还专门发出了消费提醒。
这些“缩小版”的家具之所以被戏称为“道具”,其使命就是让房间看起来大、空间功能齐全。记者暗访调查中还发现,除了床、餐桌、沙发、衣柜等大件为“缩小版”外,有的样板房里各房间不装房门,柜子用透明玻璃门,多处设大镜子,处处给看房者营造“幻境”。为了卸责,开发商还在“温馨提示”里注明全屋家具“非交付标准”,即使消费者事后发现猫腻,维权也不容易。
对于大多数刚需购房者和住房改善型家庭来说,房屋作为人生中重要的“大件”,货品残缺、装修缩水,都使大家的重大利益受损。在期房为主的市场,样板房搭建的初衷是为了让购房者对未来房屋的户型、功能分区等有更直观的了解。可以说,在没有交房前,很多业主都会把样板房作为购房标准。但不知何时起,样板房沦为房企欺骗消费者、骗取消费者信任和好感的工具,从硬装到软装,“障眼法”随处可见,“套路”满满。不少参观过样板房的购房者,在收房时不同程度上都遭遇过“卖家秀”和“买家秀”差别大的尴尬。在利益的驱使下,部分开发商往往不在广告和合同中直接承诺具体标准,反而通过注明“解释权归开发商”或“沙盘、广告不作为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”,规避自身责任。这意味着购买期房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博彩游戏,最终能买到怎样的房子,消费者根本无法预知,全凭开发商的良心。各位可以想想,除了样板间,问题还很多。违规预售、捂盘惜售、造谣传谣、哄抬房价、煽风点火,从而扭曲市场信息、改变消费预期。去年“3·15”前,腾讯房产对全国165个城市的13665个消费者在楼市消费方面进行了调研。调查显示,超过94%的消费者在买房环节踩过陷阱、遇到过纠纷。这其中,在收房环节,67.9%的购房者反映开发商有虚假宣传的行为,这导致他们买的房子货不对板,导致购房者在购买新房时“收房即维权”。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、双方直接交涉、向媒体曝光借助舆论力量、寻求法律帮助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也有超过30%的消费者觉得维权既消耗精力,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,最终选择忍气吞声,自认倒霉。
小马飞刀以为,这样的问题之所以能长期存在,原因无外乎两点:开发商因监管不力而有恃无恐、购房者因势单力薄和房价上涨而不愿计较。有评论指出,相关部门、消协组织要更加积极作为,该约谈的约谈,该处罚的处罚,以法治倒逼开发商诚信守法经营,而不是仅仅提醒消费者。的确,要想解决这些问题,单靠房企的自律或消费者的自我维权远远不够。从监管角度看,政府部门决不能手软,得及时纠偏,依法整治。只有违法者的切肤之痛深了,消费者的“痛点”才会少了。